自我规划定义
2020年10月15日回看此文:
后文是我在2019年6月6日写的一篇文章,是私密的。 现在回看,我确实在保持原有自我规划的路上走着。至少,在较为困难的时候,我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,保障不偏离自我规划的轨道。
所以把它分享出来:
自我规划
对于描述想要成为的样子,也就是自我规划。我们通常通过一年后、五年后、十年后、三十年后这样的维度去定义未来的自己。
那么,你还记得一年前、五年前、十年前、三十年前,自己是如何定义现在的自己?
对于我来说:
小学,我希望成为一名神秘的黑客。
中学,我希望成为一名热爱自由的创新型画家。
大学,我希望成为一名富有成就的程序员。
现在,我确实成为了一名程序员。但是离富有成就,还很远。
从上可见,我对未来的自己的定义,一直在变化。
影响因素
回想影响自我定义的原因,大多都是因为环境和当下角色变化。
小学的时候,我是一名不出家门的宅女,在电脑认识了一名黑客,感受了黑客的乐趣,学会了怎么去做外挂、写页面。那时候,就觉得黑客很酷。
中学的时候,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和宣传委员。大家都夸我字写得好,自创英文字体全校第一,大家对我的评价都是“很有艺术感”。我就想成为一名创新型画家。
到了大学,我加入工作室,担任工作室的负责人,学习前端,认识了社区和学校的技术牛人。那时候,我就想成为一名能证明自我价值的程序员。
通常,我所处在的环境,改变并且引导了我的发展方向。也是环境,在跟我不断碰撞,同时也在改变我的发展方向。
未来充满未知,是一件很有趣的事。但是谁都不希望,未来因为一些意外,走向不期望的极端。那么,自我规划的稳定性就很重要。
自我规划稳定性的高低影响
稳定性高低,没有绝对的好坏。
稳定性高,可以让我们通过规划的制定,一步一步实现这条路上的里程碑;
稳定性低,可以活得潇洒,无拘无束。
这也是不同人的选择。
高稳定性实践
环境是实时变化的,当下适合,未必未来适合。如果你希望持续朝向一个明确的自我规划发展,那么得不断去和环境磨合,让环境适应自己。
道理我们都知道。
这也有一定风险,就是一开始没有想清楚,就走上了走条路,发现自我定义是错误的。
所以这个方式,需要有强大的自我信任和信念。
低稳定性实践
把自己变得有韧性,能够适配不同的环境和角色。
如果常态变化自己的定义,当下会很快乐,未来回看可能都是环境造就的自己。
总结
规划和实践在时间上的长、短都可以,关键是我们要知道自己是谁。
过去的我,更多被环境影响;现在的我,想影响环境。